提个醒儿:青光眼患者的用药禁忌
提个醒儿:青光眼患者的用药禁忌
69 岁的李奶奶因为劳力性心前区不适而就诊,医生诊断其为「心绞痛」,并处方了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口服。几天后,李奶奶的心前区不适逐渐好转,却又出现了眼疼、头痛和视物不清等症,最后经眼科医生诊断为药物诱发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无独有偶,43 岁的王先生因为「输尿管结石」住院,医生为其使用了阿托品和山莨菪碱 (654-2) 等药物解痉、止痛,不想也于当天出现了眼疼、流泪和视物不清等症。眼科会诊考虑其为药物诱发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由于青光眼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且相关患者常常会因为并存的其它疾病而使用多种药物,再加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都属于致盲性眼科急症,所以了解青光眼患者的用药禁忌,对于减少或避免类似李奶奶和王先生这样的药物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类药物进行了简要梳理。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禁用的药物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 (654-2)、东莨菪碱、颠茄合剂、普鲁本辛、溴甲胺太林 (溴本辛)、格隆溴铵 (胃长宁)、奥芬溴铵 (安胃灵)、地美戊胺 (胃安)、地泊溴铵 (胃欢)、贝那替秦 (胃复康)、溴甲阿托品 (胃疡平) 、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以及托品酰胺和后马托品等。
2. 抗神经病药和抗抑郁药:如氯丙嗪、氟奋乃静、氯普噻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洛沙平、奥氮平、多塞平、阿米替林、马普替林、丙咪嗪(米帕明)、氯米帕明、度洛西汀、托莫西汀、泰尔登等。
3. 抗焦虑药:如氟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氟硝西泮、氟地西泮、哈拉西泮、丁螺环酮、以及三唑仑、艾司唑仑、依替唑仑、阿普唑仑、奥沙唑仑等。
4. 抗震颤麻痹药:如苯海索 (安坦)、普罗吩胺、丙环定 (卡马特灵,开马君)、甲磺酸苯扎托品 (苄托品)、比哌立登 (安克痉) 等。此外,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多巴丝肼(美多芭)等药物,因具有中枢性抗多巴胺作用,也可能导致眼压升高。但麦角类药物,如溴隐亭、培高利特、卡麦角林,以及吡贝地尔、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新型药物,则无此禁忌。
5. 其它药物:美喹他嗪、萘甲唑啉(滴鼻净)、含洋金花、曼陀罗等成分的中药或中成药等,也有升高眼压作用,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
禁用理由:
上述药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抗胆碱能神经作用,这种作用会导致患者瞳孔扩大,房水流出受阻,进而导致眼压升高,并成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或加重的诱因。此外,抗焦虑药和抗震颤麻痹药,还可能分别通过其睫状肌松弛作用和中枢性抗多巴胺作用,而导致眼压升高。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慎用的药物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如氟哌啶醇、三氟哌多、氟哌利多、氯氮平、舒必利、米安色林、阿莫沙平、米塔扎平等。
2. 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 (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赛庚啶、去氯羟嗪(克敏嗪)、布可立嗪、美克洛嗪、苯茚胺、苯噻啶、晕海宁、抗敏胺、阿扎他定等。
3. 抗感冒药:主要包括含有扑尔敏或 / 和伪麻黄碱等药物的复方制剂,如复方氨酚烷胺(快克、盖克)、感冒通、感冒灵、感冒清、氨酚伪麻美芬片(白加黑、百服咛)、速效伤风胶囊等。
4. 硝酸酯类药: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等治疗心绞痛的药物。
5. 新一代抗抑郁药:据报告,包括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等在内的选择性 5 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也可能通过与其微弱的抗胆碱能神经活性,以及 5- 羟色胺水平增高带来的散瞳作用等,而使服用者急性青光眼的发生风险增加 5.8~8.53 倍 [2]。此外,度洛西汀、文法拉辛等不典型抗抑郁药,也可能诱发青光眼的发生。
6. 抗焦虑药:除上述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抗焦虑药以外,以下抗焦虑药也有轻微的升高眼压作用,如地西泮(安定)、奥沙西泮、硝基安定、舒乐安定、溴替唑仑、卤沙唑仑、夸西泮等。
7. 其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噻托溴铵、麻黄素,以及含有麻黄的中药或中成药等。
慎用理由
上述慎用药物也有可能引起眼压升高,并成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或加重的诱因。但其出现这类副作用的机率相对较低,在权衡利弊后,可慎用于青光眼患者。这些药物导致眼压升高的的机理和上述禁用药物相似,主要与其存在较弱的抗胆碱作用和睫状肌松弛作用有关。而硝酸酯类药可能通过其扩血管作用而引起眼压升高。
小结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都属于眼科急症,如得不到及时诊治,患者可于 24~48 小时内彻底失明。
2. 闭角型青光眼为中、老年人常见病,许多常用药物都可能成为其发作或加重的诱因。
3. 对于存在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史或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临床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员应特别关注其用药禁忌。
4. 眼科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应注意提醒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直系亲属,及时向经治医生或药师提供相关病史和信息,并谨慎用药。
5. 考虑到相关药物众多,建议临床医生和患者在使用自己不熟习的药物前,都能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注意其用药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