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卖产品资讯

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频率|体外除颤仪AED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4-08-07 09:32:15 关键词:自动体外除颤器

  体外除颤仪AED,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除颤,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以下是关于体外除颤仪AED的详细介绍:

QQ截图20240807093311 (复制).jpg

  一、AED的基本定义与功能

  定义: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且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识别是否为可除颤心律,并在确认后自动发放大量电流经过心脏,以终止心脏所有不规则、不协调的电活动,使心脏电流重新自我正常化。

  功能:AED主要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特别是那些因心室颤动(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搏骤停。通过电击除颤,AED能够终止这些致命性心律失常,从而恢复患者的心跳。

  二、AED的使用场景与配置

  使用场景:AED通常被配置在公共场所、教育场所、交通枢纽、政府和事业单位、医院和医疗机构、体育馆和健身房、企业工厂以及救援队和救援机构等八大场景中。这些场所因人流量大、心脏骤停事件高发而成为AED配置的区域。

  配置情况:目前,我国虽从2006年就已经开始在公共场所投放AED,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AED的配置数量和覆盖率仍有较大差距。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未来AED的配置数量和覆盖率有望持续提升。

  三、AED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打开AED电源开关,按语音提示操作。

  根据AED电极片上的图示,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胸部的正确位置(一片贴在胸骨右缘、锁骨之下,另一片贴在左乳头外侧)。

  救护员语言示意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等待AED分析心律。

  如果AED建议除颤,等待AED充电完毕后按下“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除颤后继续实施心肺复苏(CPR)直至患者恢复心搏和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注意事项:

  在使用AED前,应确保患者胸部干燥无水珠。

  按下通电按钮后,应立即远离患者并疏散患者身边人群。

  不能在水中或金属等导电物体表面使用AED。

  避免将电极片贴在患者植入式除颤器、起搏器和药物贴片上。

  四、使用频率

  1、分析心律的频率

  当AED被启动并连接到患者身上后,它会立即开始分析患者的心律。这个过程通常是自动且快速的,但具体的时间取决于AED的型号和性能。

  分析心律的频率并不是指AED持续不断地进行分析,而是在每次除颤操作前后,以及在患者状态发生变化时(如心肺复苏过程中),AED会重新分析心律以评估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2、除颤操作的频率

  除颤操作的频率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AED的提示。如果AED分析后认为需要除颤,它会发出相应的提示,此时应立即进行除颤操作。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除颤操作可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AED的反复提示来多次进行。例如,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如果AED多次提示需要除颤,那么就需要多次进行除颤操作。

  3、心肺复苏与除颤的配合

  在使用AED进行急救时,通常需要与心肺复苏术(CPR)配合使用。心肺复苏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而AED则通过除颤来恢复患者的心律。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会按照一定的频率(如每分钟100-120次)进行胸外按压,并在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在这个过程中,如果AED提示需要除颤,则应立即停止按压和呼吸,进行除颤操作,然后再继续心肺复苏。

  4、注意事项

  在使用AED进行急救时,应严格遵循AED的提示和语音指导,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在进行除颤操作时,应确保所有人员均已离开患者,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注意按压的深度和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时机和方式,以确保急救效果。

  综上所述,体外除颤仪AED是一种重要的急救设备对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配置、正确操作以及广泛普及AED的使用可以显著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降低死亡率。